李安的《饮食男女》说的是现代化对台湾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影片的题目告诉我们,导演对社会和文化变迁的关注焦点是在吃和性这两方面。任何一种文化都对吃和性有相当严格的行为规范;什么时候,在哪,跟谁,多早吃饭或者睡觉都是有讲究的。什么样的饭好吃;哪样的人可以睡,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修养。人们在吃和性上所做出的改变也是对自己的重新定位。
台湾社会发展很快;因此每个人都会在保留传统文化认同和自由重新创造自己这一点上有纠结。究竟把忠孝仁义放在第一位,还是把自己对生活的享受放在第一位,常常被视为是对立的,至少在中国社会。一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当先”要求大家把个人享受丢开,而把孝顺父母放在首位。而现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和现代文明侧重的则是个人的生活享受。这种现代文明对台湾的文化是一种挑战,对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也是一种颠覆。
家长老朱是传统的符号。作为厨师他知道怎么做饭,怎么用食品表达感情。太太死后的17年,他从来没有找过女人,而是把三个女儿的成长放在第一位。这种传统价值观的体现无疑地压抑了他的个人欲望。他一直没有性生活;而这种生活享受的缺失又使他丧失味觉。他并不是对女人没有兴趣,而是先要作好一个合格的父亲。
他的两面性(duality)也生动地反映在三个女儿的身上。她们都到了择偶的年龄,但同时又都感觉到需要尽孝的责任。是应该先满足自己对生活享受的追求,还是把照顾父亲放在第一位呢?小女佳宁对这个文化价值危机的意识最弱。和佳珍佳倩一样,她也讨厌周日父亲精心为她们准备的传统大餐团圆饭。她在一家美国快餐店工作,在个人享受上的速度也行动得非常快,抢了女同事的男友,没等结婚就已经怀孕了,第一个搬出了家,去享受属于她的自我人生。佳珍和佳倩也在传统和现代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中徘徊。她们都感到对父亲的义务,同时对自己心怡的男性也要去努力争取。
导演对台湾现代与传统文化撞击的看法并不是二元化的,对立的,非此即彼的。朱家人的变化说明台湾社会的变化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现代化不等于放弃传统文化。孝和淫的关系也不是善与恶的对立关系。社会进步不等于女人都要走出厨房去参加工作,传统文化也不等于放弃个人享受。老朱在故事最后的举动把所有的人都吓了一跳。他不顾家人和邻居的反对,跟一个比他小30多岁,女儿叫他“爷爷”的单亲女人结婚,因为她已经怀上了他们的孩子。更让人吃惊的是,佳倩居然决定不调动工作去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当航空公司在那儿的总代理,而留在台北一个人住,可以在厨房完善她的烹饪技能,为将来做全职或者兼职太太做准备。朱家的每一个人都经历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就像台湾一样。他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自我,也为不断变化的中国文化重新定位。